叶纯的感悟心声
  • 吃,是件可大可小的事。当它的含义是“裹腹”时,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。若它指的是人在吃饱之后翻出的美食花样,在不愿麻烦的人看来,那就是小事一桩,土豆切块也好,切丝也好,都无足轻重。正如活命钱不是身外之物,生命线以上的钱我们才有胆量视为粪土。

    叶纯随笔:  您吃了吗

        吃,是件可大可小的事。当它的含义是“裹腹”时,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。若它指的是人在吃饱之后翻出的美食花样,在不愿麻烦的人看来,那就是小事一桩,土豆切块也好,切丝也好,都无足轻重。正如活命钱不是身外之物,生命线以上的钱我们才有胆量视为粪土。

      谁都是从馋嘴小孩长过来的,我也是。我记得自己最馋的时候是刚上初中住校,学校伙食不好,夜里一帮馋嘴猫儿只好开卧谈会,描述自家妈妈做的各种美食,憧憬着周末的到来,然后咽着口水入梦。

      有人说,厨艺是练出来的,熟能生巧,这话只说对了一半。厨艺绝对是体力加脑力的活儿,而且水平主要体现在脑力上,所以称“艺”,不动脑筋的人做一辈子饭也没啥长进。我有过一个同事,在家轻易不做饭,都是丈夫做,逢年过节家里来客她才亲自出马,但是她做的菜好吃极了。

      还有我一个好朋友的妈妈,原先从不做饭,因为工作忙加上孩子多,一家子全年吃食堂。后来因为一件事要感谢邻居,请大家吃饭,应急买了本菜谱回来,琢磨了一晚上,竟然也做出一桌子菜,以后就迅速成长为一个好厨师。

      可能你会把我举的例子看作传奇,但那的确是真事儿。我的理解是,但凡世上的事总是触类旁通的,不见得要见过猪跑才会做红烧肉。比如缺乏家庭熏陶的我吃吃看看,自学成材,竟也做得出家常饭菜,让我妈大跌眼镜。

      我的男朋友很宽容,比如说,他在吃的方面要求不太高。我们周一至五都各吃各的,假日才在一起吃。周六那天如果我说,今天我做饭,下了班早点回来。他会说,好。如果我说,今天不想做饭了,等会出去吃,他还是那个字:好。至于做菜的水平,只要不过于油腻,也不过于生猛(没熟),他就不提意见。你想想,我省了多少事?

      我有一个简单的推论:一个人做菜水平有多高,要看他本人好不好吃,或者家里有没有个好吃的家伙要喂养。我们电台同事中不乏厨艺比较好的,但谁的水平更高,因为没有同台竞技过,所以至今排不出一个座次来。一次闲聊,我说起鸡应该怎么蒸才好吃,可能是描述得比较细致精彩,引得几位同事立即要求哪天去买只土鸡来让我实地操练一回,我窃笑,这家乡风味我吃倒吃了很多年,做嘛,没做过一回,纯粹纸上谈兵。

      前几天张卡向我们传授新奇士炖蛋的做法:挑漂亮新奇士橙一只,上端挖一小口,从小口内将橙肉小心剥离,得完整橙皮一个,将蛋汁和水注入,蒸少许时间。因为橙皮清香沁入蛋内,相当好吃,并且一个橙子端上来,那个形那个色!我一听,立刻尊称她为专业人士,自己只好算作业余水平。你想想,光掏那橙子得多巧的劲,多大的耐心,稍微不妥,挖透了,就蒸不了蛋了,所以服也服也!换了我做,干脆买一瓶橙汁回来,蒸蛋的时候调点进去就是了,简单,但那就只见“厨”不见“艺”了。

      
    2004年03月04日
  • 有王朔这样的反叛绕舌派,有池莉这样的家长里短派,有赵波这样的漂亮小资派,有韩寒这样的劲爆新锐派,现在又有了贾平凹这一路文艺双栖派。另辟艺术门路,兼以养家,不论作品质量,单论勇气与新意,可敬可佩。

    叶纯随笔: 终归是作家

      贾平凹是我们都相当熟悉的作家。说他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有知名度者——之一,肯定大家都不会反对。贾平凹长相木讷,但是文字灵秀,写女人尤其出神入化。在意识形态语文余风犹在的80年代初,贾平凹带来的得山川之灵气的商洛系列小说给我们带来了惊喜。那个时候,说他是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似乎也不过分。再后来,他的长篇小说《废都》闹得沸沸扬扬,贾平凹这个名字也因此几乎被颠覆。

      以前,我们只在《金瓶梅》、《三言二拍》这样的古代小说今印本中见过“囗囗囗(此处删去**字)”,当我们在贾平凹的《废都》中看到这样的表述,看到他试图通过赤裸裸的情色描写表现一种生存状态,表达一种哲学思想,对当时文坛以及读者的冲击自然非常之大。记得此书刚出版时我在上大学,古代文学老师也按捺不住想评论的冲动,讲了一节课的《废都》。对于《废都》的评价差距相当大,有人认为那是一部可以传世的佳作,法国的一个很严肃的文学评奖委员会就给了它一个大奖。也有人认为,写过《废都》之后的贾,是真正的废了。

      贾平凹最近出了一本书画与散文相结合的书,叫《贾平凹语画》。其散文是对书画的创作意图及过程的解析。他自我期许较高,认为自己如果当初不是先写了文章,肯定会从事书画的。给个十年二十年,他的书画作品与文学作品一定要枝生连理、花开并蒂。

      有行内人夸贾氏书画一下笔即进入最高境界,说他因为没技巧所以特别超拔。这些朋友间的相互夸奖听听而已,如若句句当真,就犯傻了。因为大部分人不能免俗,朋友相托为新书写个序,都抹不开面子,搜索枯肠往死里夸。换了是我,如果哪天有好朋友约我为他的烂书写序,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拒绝。

      我不是书画行家,不敢说贾平凹的书画一钱不值。不过,按我个人的审美观来说,我真正喜欢的是思想深邃技巧纯熟的作品,对他这种缺乏技巧,其意又颇费琢磨的作品,常常敬而远之。为什么?说他好,昧了良心,说他不好,又怕被人鄙夷不懂艺术。

      贾平凹画作被人屡屡提及的一个优点是:简朴天真。即“天然去雕饰”。但是,凡天然的都有价值吗?不是天然的就没有价值吗?最起码我不这样认为。美的,不管它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都是有价值的。让我审“丑‘,我觉得不舒服。

      在这本书里,贾平凹将他的书画作品配了或长或短的散文,这是明智的做法,因为他本来就是个功底深厚的作家,文字的简练隽永富有禅味是早有公论的,不写上几句实在可惜。而且有些过于抽象的画作,如果没有这些文字的解说,也太让人费解。虽说文艺作品可以类似空筐,让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往里面装进各种理解,但是太不着边际了,又类似于三流文艺青年的行为艺术作品了,只会叫人笑话。

      这些年的文坛相当热闹,看得出来,作家们都在窘境中探索着自己的道路。被国家包养着,写或不写,书卖得出去卖不出去都无所谓,那种时光一去不回头了。有王朔这样的反叛绕舌派,有池莉这样的家长里短派,有赵波这样的漂亮小资派,有韩寒这样的劲爆新锐派,现在又有了贾平凹这一路文艺双栖派。另辟艺术门路,兼以养家,不论作品质量,单论勇气与新意,可敬可佩。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2004年02月19日
  • 孩子是肯定要生的。工作固然重要,但是说到底它不过是获得名利以及得到别人认可的途径。这些不能没有,但是,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。生养个孩子当然辛苦,但是,看着这幼嫩的小生命一天天成长,我们才能体会到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无悔,也才能克服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。

     叶纯随笔: 我的亲密女友

      今天,我大学时代最亲密的朋友小玉给我打电话,大倒苦水,因为女儿才两个多月,特别喜欢哭,带起来劳神费力。当年林黛玉般的小女子今天要与尿布奶瓶为伍,手忙脚乱,苦也苦也。

      小玉是个可爱的人,可爱之处在于单纯,单纯的人说到底都很好相处,因为她根本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多的弯弯绕。我们是同班同学,又住同一间宿舍,而且还是同桌,当然成了最亲密的朋友。记得有时因为上课时多嘴,老师一边讲,我们一边小声议论,所以同挨批评。她跟我一样的书生气,爱看书,凡事要辩论个清清楚楚。但是我们又有不同,她偏内向,常钻在一已的小世界里,蚊帐一拉万夫莫开。而我,喜欢关心时事,参加很多活动,是大红大紫的校园明星。但是奇怪的是,毕业的时候,我发现自己学了好几句她的口头禅,而她倒没受我什么影响。看来润物细无声,还是她厉害。

      我们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,因为论文做得头头是道,还常有让人看过一愣的新观点。但是感情上,我们都是比较传统和较真的。那会儿有人帮她介绍男孩,她挑来挑去没了主张。我说,碰不到合适的就不结呗,紧张什么呀。她却很认真地说:我是要结婚的,因为我要生一个孩子。

      谢天谢地,她终于嫁掉了,而且是嫁给了等她多年的痴心郎,这证明,最起码她不会被老公欺负了吧,我们原先一直担心不通世事的小玉出嫁之后定会被婆家人挑剔死!

      小玉喜欢购物,而且对生活品质有讲究。比如她的内衣就多得可怕,穿过一阵觉得稍有变形立刻废弃。我们毕业后两年没见,有一次上广州去找她,寒暄之后她立刻带我去看衣饰,半小时后在她的鼓动下我买下了迄今最贵的一套裙子。她的说法是,贵的和廉价的就是不一样!

      巧的是,小囡囡正好在12月12日出生,那也是我的生日,所以我得知后大喜,立即抢来做了自己的干女儿,并费心巴力地帮她想名字,发愤要给她取个又好听又个性又吉祥的名字。特别会哭?好!这么小就已经学会勇敢地发布自己的声音了!这点像我!

      我同意小玉的看法,孩子是肯定要生的。工作固然重要,但是说到底它不过是获得名利以及得到别人认可的途径。这些不能没有,但是,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。生养个孩子当然辛苦,但是,看着这幼嫩的小生命一天天成长,我们才能体会到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无悔,也才能克服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。为了把世界让给孩子,我们的老与死自是必然,没有什么舍不得放不下。
      
    2004年02月18日
  • 除了恋爱这个特殊时期,你难得看到一个男人抱着电话机与人絮絮叨叨。但是女人,与她的闺中姐妹可以聊上整晚。甚至,本来关系平常的两个女人,也可能会在找到一个共同话题后煲上一钵很稠的电话粥。

    叶纯随笔:男人半聋,女人半瞎

        一个男生对我说,他的女友特别喜欢打电话给他,电话里叽叽咕咕地有许多的话说,但是,真到见了面,三句两句后。也就兴味索然。她到底喜不喜欢他呢?

      女人因为生理结构的特点以及社会教化的影响,是偏于向内拓展的动物,重感情,喜欢倾诉与倾听,热衷家长和里短,所以她们特别喜欢打电话这种交流方式。电话好啊,省去了亲自登门的麻烦,又私密,就算有人偷听,也只能听到一半,电话那一端的人说了些什么,偷听的人只好瞎猜。

      除了恋爱这个特殊时期,你难得看到一个男人抱着电话机与人絮絮叨叨。但是女人,与她的闺中姐妹可以聊上整晚。甚至,本来关系平常的两个女人,也可能会在找到一个共同话题后煲上一钵很稠的电话粥。当然煲完之后,有些女人也会颇感后悔,后悔自己怎么不知不觉抖了这么多猛料出来。

      女人的耳朵很灵敏,所以恋爱的时候男人说了些什么,她一字一句记得很清楚,分手的时候女人通常会算总账式地说:你跟我说过……,可是什么也没有实现,你这个骗子!她忘了自己是有眼睛的,本该睁开眼睛看看那个男人的真实模样和本领,不能任由他说得天花乱坠,自己也就以为口水里能种出大米来。而男人,耳朵像是半聋,女人的嘱咐他们总是听不见,所以常被女人抱怨不听话不体贴,怎么说了千百遍想要的那条裙子他也不主动买回来?但是昨晚一起吃饭的那个女人面貌身段长得怎么样,60分还是80分,他是一目了然的,并据此决定对她的热情程度。

      我有一个女友,谈着一场电话恋爱。电话里两个人十分契合,柔情蜜意,但是见面之后,似乎交流都不是太顺畅,反而有"隔"的感觉。为什么呢?也许因为女友是对声音挑剔的人,此男人的声音不错口才很棒,电话恋爱很有感觉,但是,当她从声音世界里跳出来,觉得那个男人的魅力有些褪色,恋爱也就谈得别别扭扭、忽冷忽热。

      回到最开头的那个问题:她到底喜不喜欢他?喜欢还是有点喜欢的,但是吸引她的只是他的言谈,其他的,如见面时才看得到的外貌和举止,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气质风度与处世能力,恐怕还没有同时让她动心。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啊。
      
      
    2004年02月16日
  • 心是单人房,坚持自由与独立,欲望是双人床,渴望有人陪伴。最终却是谁也不为谁妥协。也许你我都是这样的人,孤独、自私而倔强。

    叶纯随笔:情歌撩人


      元宵佳节,是传统的花灯日,以前的少男少女平时没有什么相互接触的机会,元宵夜趁观灯之机结识甚至许下终身者时有,所以古诗词中有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及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”的描写,说的都是元宵夜发生的浪漫情爱故事。说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,大概就是从这个习俗中生发出来的。

      情人节岂能不听情歌?情歌,便宛如唐时的情诗,宋时的艳词,暗恋时听之增加勇气,求爱时借之表达衷肠,热恋时用来烘托气氛,失恋时还可以疗伤泄愤。不仅是情人节,平时听听情歌也大有裨益。

      哪首情歌曾深深打动过你?我逐一问我的同事,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,有些歌名甚至格外生僻。其实,这深深打动过人的情歌,换一个人听,则未必觉得好听,因为它绝不仅仅是一段旋律,一阙歌词,更承载着一个故事,一份心情。与其说是情歌撩人,不如说是情赋予了歌以生命。

      我的一个同事说,那年他失去了初恋女友,痛苦不堪,跑到酒吧去边喝酒边唱林志炫的《认错》,大醉,大哭,所以那是他一辈子都记得的歌。

      而我,在感情最脆弱的时期,是听着《心会跟爱一起走》来支撑自己的。“桑田都变成沧海,谁来成全爱?”唯有毅力能成全自己。

      当你听到这样的歌,会不会与我有着相似的感触——

      “我无力抗拒,特别是夜里,想你到无法呼吸。恨不能立即,朝你狂奔去,大声地告诉你:我愿意为你,我愿意为你,被放逐天际,只要你愿意,拿爱与我回应,什么都可以,什么都可以……” ——你一定有过这样为爱痴狂的时光,你用所有的时间来揣测他的心思,你用所有的自制力来约束自己不要去找他,你愿意放弃所有,只为了换取他的一个拥抱。

     “我想念你的笑,想念你的外套,想念你白色袜子,和你身上的味道,我想念你的吻,和你手指淡淡烟草味道,记忆中被爱的味道……”——女人是细腻的动物,爱情对女人来说,常常就是一个个的细节,女人又是嗅觉的动物,爱人身上的好闻的独特的味道会让她长久地挂念,对女人而言,爱与味道密不可分。

      “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,用一种魔鬼的语言,上帝在云端,只眨了一眨眼,最后眉一皱头一点。有生之年,狭路相逢,终不能幸免,手心忽然长出纠缠的曲线……” ——当你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,当你面对一份自己都看不懂的感情,恐怕你就要听听这首歌了。我常在节目中说要理性地对待感情,要科学地管理婚姻,但是人性就像一座冰山,水面以下的部分复杂而难解,并非事事都能解释,亦非清楚之后都能释怀。爱情是天使,同时也是魔鬼。
      
      “也许你的爱是单人房,而你的欲望却是双人床。别说还有感觉,你我都知道,我们只能忠于直觉,只因为欠缺,又不懂拒绝,但又不愿为对方妥协……” ——这真是城市新人类的爱情现状白描,心是单人房,坚持自由与独立,欲望是双人床,渴望有人陪伴。最终却是谁也不为谁妥协。也许你我都是这样的人,孤独、自私而倔强。

      
    2004年02月06日
电台主持人气榜
电视主持人气榜
返回顶部